“早上爬起来,用山寨的牙膏、喝山寨的牛奶,出门坐山寨的车……”上海代表团第二小组审议会场,郑杰代表摘自手机短信的一串顺口溜,引来众多关注。在“山寨现象”蔓延的今天,究竟怎么分析、判断?郑杰代表认为,在加强行业政策监管的同时,还应积极引导,吸引这些“山寨产品”的中小企业、家庭作坊通过自主创新,到台面上来竞争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07年,国内山寨手机销量1.51亿部,这个数量和所有品牌手机销售数量相当,可谓是打下手机市场的“半壁江山”。山寨手机的兴起,对于国产手机品牌的冲击极大,国产品牌波导预计亏损6亿元。
郑杰代表表示,他接触过一些山寨机公司老总,这些老总表示,他们极具创新意识,能把消费者想要的功能全部实现,“没有做不到,只有想不到。”这些手机中,有像香烟的手机,有像喇叭音箱一样的手机,一般1至2个月就能上市,但是正规手机从研发到上市,一般要1年左右时间,“山寨手机价格低廉,容易让消费者接受。”但同时,山寨手机普遍不搞研发,都是模仿品牌手机,逃避监管,质量也存在安全隐患。郑杰表示,目前消协接到投诉最多的是移动通讯中的“终端”投诉,经过调查发现,主要就是对山寨手机的投诉。
“山寨手机厂商,就如同奥运会上服了兴奋剂的运动员,即使拿到了金牌,也并不代表这就是自主创新的结果。”郑杰认为,要保护知识产权,“如果大家都去‘山寨’了,谁还愿自主创新?谁再去做品牌?”在加强监管的同时,关键是要引导这些小企业、小作坊向健康方向发展。从政府职能部门讲,应该正确引导,同时打破行业垄断,降低准入门槛,提倡通过自主创新,吸引他们到台面上参与市场竞争,“引导山寨企业转型,走可持续发展之路,不能一味打游击”。
|